安全知识
幼儿期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有哪些?
锦朵朵教育集团温馨提示:1-3岁的幼儿已开始在地上行走及初具行动的能力,但此时孩子的动作协调性差、逃避能力差,是意外伤害发生较多的年龄阶段,极易发生各类外伤,如骨折、脱臼、切割伤、烧烫伤。气管、鼻、耳及其他部位异物在此年龄最高。
学龄前期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有哪些?
锦朵朵教育集团温馨提示:4-6岁的学龄前期儿童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增大,求知欲强,又受好奇心的驱使,愿意探索其究竟,例如攀高、窗外观望、随便吃药物及食品、触摸电器、玩火等,所以容易发生严重的外伤、急性中毒、触电、坠落伤及烧伤等。
儿童最常发生的意外伤害的场所有哪些?
锦朵朵教育集团温馨提示:国内有关调查表明,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和意外死亡一半以上是发生在家庭内或家庭周围的场所。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活动范围增多,意外场所呈多样化的趋势,托幼机构、学校及其周围、路途及户外娱乐、游乐场所也有儿童意外事故发生。
在防治儿童意外伤害中,需要营造什么样的安全的家庭环境?
锦朵朵教育集团温馨提示:意外事故的性质是随发生的场所不同而有所侧重。家庭内,由于生活范围相对窄小,发生的意外伤害多与家庭内的生活活动有关,以意外窒息、烫伤、急性药物中毒或食物中毒、坠床、摔伤、气管异物及触电后的电击伤最为常见。此外用煤取暖做饭的家庭,易于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养狗、养猫的家庭,易发生狗咬伤、猫抓伤;城市高楼大厦林立,儿童坠楼伤害有所增加。家庭外、由于范围广,场所种类多,意外事故的发生也相应地多,较常见、较严重的是溺水及交通事故。此外,野外活动要注意发生蛇咬伤,毒蝎、毒蜂蛰伤,意外跌落和误食野果造成的中毒。
在预防儿童意外伤害中,需要对孩子进行什么样的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
锦朵朵教育集团温馨提示: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成长。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父母总是不让孩子做这做那,生怕孩子摔着、碰着、烫着、电着,在婴幼儿期,父母加强照顾和保护是必要的。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不能总是守护在身边,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自我保护的能力。不同的年龄意外事故的发生原因不同,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的内容应有所不同。
(1)幼儿期孩子的模仿性很强,要注意安全行为的训练,如不要到沟渠、池塘边玩耍;要教育孩子不要抓着东西就吃,要告诉孩子存放药品的地方不要去动,吃了会中毒;要教育孩子不要爬高,不要玩火柴、打火机,不要玩剪刀、小刀、针,防止割伤和扎伤。
(2)学龄前期要建立安全的概念,启发和诱导他们知道什么是安全,什么是不安全,以及后果如何,使孩子从小树立安全意识。要教育孩子不要随便采集野生植物及野果食用,不要挥棍动棒互相打斗,勿攀高爬树;在马路上不要乱跑,要看红绿灯,横过马路要注意左右车辆,要走人行横道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