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园】“拒绝诱惑·我不上你的当”——锦朵朵幼儿园防拐防骗演练活动
文章来源:本站更新时间:2023-03-16点击次数:34次
你家的宝贝容易相信陌生人吗?
你给宝贝上过防拐防骗课吗?
面对陌生人的种种诱惑,
宝贝们究竟能否经受住考验呢?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增强每位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让幼儿掌握有关防拐骗的技能,锦朵朵幼儿园于10月21日下午开展了防拐防骗演练活动。
演练前的部署
演练前,陈园长对受邀家长进行培训,向家长宣传防拐防骗演习的内容和意义,阐明行骗的注意事项,为家长分配任务,避免家长和自己孩子接触,各班家长进行交叉“拐骗”。
“骗子”来啦
下午3:00,防诱拐演练活动正式开始。你瞧,我们的家长志愿者们带着甜蜜糖果、贴纸玩具等整装待发,看看有哪些小宝贝放松警惕、抵挡不住诱惑落入“骗子圈套”!
活动中,各班教师带领幼儿正常开展各项活动,有的在班级活动,有的在户外活动或角色游戏。当教师发现志愿者出现时会借口有事伺机离开幼儿视线,让幼儿自由活动。在幼儿不知情的情况下,“骗子”闪亮入场。“骗子们”使用各种手段,利用糖果、玩具、贴纸、花言巧语、谎言等,对幼儿进行哄骗,骗取幼儿信任后,再偷偷带领幼儿离开。
有的幼儿因自制力及防范意识不强,经不起各种诱惑一骗即走。
被骗出幼儿园的小朋友
一个班的小朋友有一半被“骗子”带走!
演练结束后,老师们解开了孩子们的疑惑, 把“骗子”的真面目和目的揭穿开来。
对被骗出幼儿园的小朋友逐一进行教育,引导幼儿拟清“骗子”的“行骗过程”,帮助幼儿认识到骗子不是真的要给他们好吃好玩的东西,不是真的来接他回家,而是有要让他与家人分开,带到很远又陌生的地方,甚至有可能伤害到他们身体的目的。
家长和老师总结了本次演练的不足之处, 通过这次的防拐骗活动,再次验证“说教”有时候确实不起作用,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有所收获。对幼儿和家长、老师们来说,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安全教育活动,同时也让我们敲起警钟,更深地感受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改变他人(骗子),但我们可以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有效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防拐技巧分享
01
与孩子约定一个秘密暗号
选择一个孩子容易记住的暗号,比如“猫和老鼠”、“天眼”等,只告诉家庭成员或可信的人,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另外,如果你正忙着,托别人去接孩子,告诉他必须听到接头暗号才能放心跟着走。
02
感觉遇到危险时,立刻向带孩子的妈妈求助
当感觉危险逼近,必须及时求救。要向警察、保安,商店或饭店的服务员,穿着制服的游乐场员工等等寻求帮助。
03
尖叫着问“你是谁?!救命!!”
我们其实常常在街上看到大人抓着孩子的手臂,孩子哭闹纠缠。但老实说,这种场景确实很难分辨到底是孩子遇到了危险,还是孩子在跟家长耍赖,于是大多数人选择直接走过。所以,一定要教会孩子,在这样的时刻,尖叫“你是谁!救命!”、“我不认识你!”、“我的爸爸妈妈在哪里?救命!”,“救命!他不是我爸爸!”以明确告诉周围的大人,他正处于危险中。
04
做出破坏性行为以引起注意
我们教孩子讲文明懂礼貌,但是在遭遇危险的时候,请立刻抛弃那些礼仪礼貌。告诉孩子,当陌生人想要捉住他,他完全可以以拳打脚踢、尖叫或是撕咬的方式尽力反抗,以引起周围大人的关注,从而帮助他们。
05
攻击坏人是不会被责怪的
一定要告诉孩子,他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一旦孩子孤身一人去了某地,碰到需要迅速摆脱的危境,要毫不犹豫地丢掉随身携带的任何东西,大声叫喊并快速奔跑。万一被陌生人挟持,也要大声叫喊,抓住附近固定的物体,如车门,自行车扶手等。也可以踢打挟持者的腹股沟或眼睛,不要轻易让挟持者抱走。要让孩子知道:为了保护自己而伤害了坏人,是不会被责怪的。
四个自救小技能小朋友们要牢记哦!
1.记住城市、小区、门牌号;
2.记住父母的名字、电话;
3.教孩子拨打紧急求助电话,急救120,求助110,火警119;
4.让孩子记住相对靠谱的可求助对象:孕妇或有孩子的父母;穿军警制服的群体;一群学生;超市、商场统一着装的人。
家长须知
1.尽量不要在朋友圈等公众场合晒出孩子的各种信息,如名字或者是近期的活动;
2.孩子放学及时去接,如果自己没有时间,提前告知自己的爱人去接孩子,尽量不要拜托他人接送;
3.尽量不要让孩子独自在外玩耍;
4.带着孩子在外的时候,不要因为遇到熟人聊天,或者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忽视”或者“遗忘”身边的孩子;
5.如果可以,周末给孩子佩戴有定位效果的电子产品,如GPS定位手表;
6.在人很多的公共场所,将孩子牵在自己身边。